一、美股中概股有哪些
熱門的中概股有: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網易、百度、新東方、騰訊音樂、愛奇藝、唯品碰神戚會、跟誰學、笑陵汽車之家、微博、58同城、嗶哩嗶哩、瑞幸咖啡、陌陌、前程無憂、歡聚時代(YY)、虎牙、蔚來瞎汪、鬥魚、新浪、360金融、趣頭條、新氧、易車、小牛電動、老虎證券、搜狐、萬達體育、聚美優品、迅雷、蘑菇街、途牛等。
二、新東方上市了嗎?
上市了,新東方是自2006年8月中旬以來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
2020年11月9日,新東方在港交所上市,成爲首家回港二次上市的中國教育公司。也就是說新東方上市了嗎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上市的證券交易所不僅僅一家,而是在美股以及港股中都有上市。
擴展資料
新東方是一家集教育培訓、教育產品研發、教育服務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教育科技集團,由俞敏洪於1993年11月16日在北京創立。
2006年,公司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教育機構。集團以培訓爲核心,擁有滿天星幼兒園、泡泡少兒教育、優能中學教育、基礎英語培訓、大學英語及考研培訓、出國考試培訓、多語種培訓等多箇培訓體系。
2005年,杭州、長沙、哈爾濱、濟南、太原、鄭州、長春、襄陽新東方學校先後成立;3月,北京新東方迅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新東方在線教育重組,正式啓用新域名;10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入駐地處北京中關村核心區的新東方總部大樓。
2006年,在福州、合肥、昆明、石家莊、蘇州、株洲、宜昌、鞍山、佛山等地相繼設立新東方學校;9月7日,新東方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爲中國大陸在美國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機構;9月,新東方北斗星培訓學校成立,新東方進入職業認證培訓領域。
2019年7月23日,新東方發佈2019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新東方2019財年全年淨收入爲30.96億美元,同比增長26.5%;全年運營利潤爲3.06億美元,同比增長16.2%;12月16日,教育部下屬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管理平臺公佈了首批教育App備案名單,新東方教育旗下6款App均在首批名單中。
三、什麼叫講師?
1、講師,是高等學校中職別次於副教授的教師;
2、職稱之名:大學教師中的一種職稱,居於助教之上,副教授之下,屬於中級職稱;
3、講課的老師,或特指培訓行業中的授課者,或課堂討論之主持人,有企業內部講師、外部講師之區分,見於企業培訓中常用詞;
4、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中的一種職稱,如高級講師、中級講師。
據說新東方又火了。搞了一箇電商直播間,賣各種農產品、生活用品,贈送鍋,直播者時不時講英語。經媒體報道,直播間人數暴漲,銷量暴漲,新東方股價大漲。6月15日新東方在線港股再度漲超54%,6月初至今累計漲幅超過480%。新東方美股6月初至今漲幅超過100%。6月16日,新東方旗下“東方甄選”直播間粉絲量超過1000萬,本月1至15日銷售總額1.5億元。
一時讚美者衆。
我想說的是:對喫瓜羣衆而言,新東方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不值得讚美,新東方一次次在輿論場上正反面顛覆表明,讚美新東方是有風險的,隨時有可能打臉。
對新東方而言,這樣的讚美雖然能拉動銷量和股價,但是僅靠輿論贊美推動而不是科技、產品、模式拉動的銷量和股價,是極容易退潮的,新東方被讚美也是有風險的。
01電商不值得讚美
電商不是個新玩意兒。過去是淘寶直播、京東直播,現在是抖音直播、快手直播,模式、平臺幾乎沒啥變化,無非是風水輪流轉,流量來誰家。每個直播間裏所賣貨品,大體都差不多,同一款產品被大家同時賣着,談不上什麼稀缺資源。
有人做了一箇檢驗:除了那些0.1元、1元用來引流聚集人氣的產品,電商直播間裏所賣的商品,絕大多數都比阿里巴巴、拼多多、淘寶等網站賣得要貴。直播間裏商品所謂的價格優勢,無非就是營造了一種濃烈的氛圍,搞暈了消費者的大腦。
事實上,以次充好、虛標價格、流量造假、銷量造假、偷稅漏稅等負面新聞一直充斥着電商直播。薇婭被查,張庭夫婦被舉報、潘長江大爺帶貨時的吆喝,羅永浩宣佈將退出直播,這些事件一再表明,電商直播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也沒有哪個直播網紅能一直紅。直播路上不平坦,隨時可能會翻車。
加入電商直播的,獲利者以過氣明星、流量變現爲主,然後是起步較早的草根明星,也能有所斬獲。更多的是直播間裏冷冷清清、一箇月賣不了多少貨的普通電商創業者,他們沒有名氣,沒有鐵桿粉絲,沒有雄厚資本給直播間加熱,沒有引流產品給家人們送福利。他們想當鐮刀去割韭菜,無奈那些更大的鐮刀太光鮮太鋒利割走了大部分,而自己的鐮刀太鈍太小割不了幾根,自己也就成了韭菜。一同成爲韭菜的,還有被高額佔坑費、大量退貨苦不堪言的廠家,還有被假冒僞劣、花高價買了低價產品的消費者。
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沒有什麼福利發放。就是換個人、換個地方吆喝而已,跟村裏李大爺張大嬸騎着三輪車在街上賣菜沒什麼區別,跟綠皮火車上售貨員賣兒童玩具賣皮帶沒什麼兩樣。電商和所有商業形式一樣,給產品帶來了流通,給消費者帶來便利,電商不需要反對,但也不值得讚美。
02新東方做電商不值得讚美
這時候,新東方來了。
新東方是什麼?教育頭部公司,海外上市公司,高工資養着大批高素質人才。當雙減政策大棒揮舞而來的時候,新東方因爲把學科培訓當做絕對的主業,而這個主業必須叫停,所以新政策和新東方迎面相撞。其結果,只能是新東方頭破血流,奄奄一息。
教育界人士都在觀察着新東方,觀察新東方如何轉型。結果,新東方放棄了自己的教育經驗、教育客戶、教育人才,進入了一箇並不新鮮、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電商直播領域。跟其他電商直播者相比,他們只是利用了俞敏洪老師的個人影響力、新東方的品牌影響力加持而已,也就等同於那些個過氣明星直播賣貨。
對於那麼多的直播者,我們會在直播間裏圍觀,偶爾會下手買單,但我們讚美了嗎?直播間裏凡是爆出新聞的,往往是負面新聞。如今,新東方做直播,爲什麼會贏得那麼多讚美?
有人說,新東方面對政策打壓,沒有躺平,積極自救。這些年,因爲環保治理、雙減政策,以及兩三年來無休止的疫情防控,多少民營企業陷入危機,不自救,還能怎麼的?不自救的結果就是死,自救是本能的、必然的、起碼的反應。說起艱難,比新東方更困難的大有人在;論起自救,比新東方更努力的大有人在。
有人說,憑着俞敏洪的積累,早已功成名就,可以隱退江湖了,但是他還是在奮鬥。什麼叫功成名就?什麼叫衣食無憂?什麼是責任擔當?什麼是目標夢想?每個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你怎麼知道你心中的標準就是俞敏洪的標準?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已經達到了所謂的“躺平標準”而依然在奮鬥?在北上廣深有一套全款房的人,還在堅持上班,是不是都該讚美?這不是新東方獲得讚美的理由。
有人說,新東方做直播,是放下身段,降維打擊。這就等於承認了電商直播本身不是什麼高精尖、高大上的行業,也說明新東方實在找不到其它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這樣讓人想起了有段時間官媒集中批評幾家大的電商平臺,不去潛心搞科技研發,去跟街頭攤販搶賣白菜的錢。流量就是那麼多,消費總額就是那麼多,你降維打擊搞直播,你人多了、賣貨多了,其它直播間人氣就少、賣貨就少,你降維打擊的是弱者。這不是新東方獲得讚美的理由。
有人說,新東方用英語直播,教大家學英語。試問,進直播間爲了學英語的人有多少?大家是苦於找不到地方、找不到老師學英語嗎?全民學英語的熱潮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英語就是一箇工具,通過中文學知識、通過英文學知識,最終學的是知識。專門研究中文的人不需要那麼多,大多數國人讀得懂、寫得到中文就行了,而專門研究英文的更不需要那麼多。隨着翻譯軟件的升級,看英文說明書、出國交流購物和問路,一部手機就夠了。如果不是學校考試還要考英語,有多少人願意學英語?有傳聞考試主課將由“語數英”變成“語數體”,果真如此,英語更是涼涼了。教直播間人們學英語這張牌,打不了多久,算不上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不是新東方獲得讚美的理由。
有人說,新東方直播人員長相像口鍋,手裏拿着鍋送鍋,還說“不背這個鍋”。也就是幽默搞笑,段子頻出,敬業愛崗,這幾乎是直播間的標配,你見過哪個直播賣貨能成交的不幽默?不熬夜?不會講段子?長相有點變化,語言形式有點變化,但是產品不變,銷售方式不變,都是一樣的套路,各領風騷數十天,沒什麼大不了的,別談什麼直播界的清流。這不是新東方獲得讚美的理由。
有人說,新東方售賣農產品,支持農業,有愛心。這就有點扯了。商業就是商業,別跟愛心扯一塊。直播間售賣農產品是要充當中間商賺差價的,不可能不收佣金提成。賣農產品的很多,不缺新東方一箇。那些在田間地頭開直播賣農產品的農村老大爺、村姑更值得讚美,他們的產品更像是一手貨源。新東方要是賣農產品不賺錢,把農民請進你打造的直播間免費試用,直接讓農民和消費者面對面,那你就是很有愛心了。當然這樣說有點道德綁架了。你可以賣包括農產品在內的所有能賣的產品,但是把賣農產品和愛心公益、農民情懷扯到一起,是很“美顏”的。這不是新東方獲得讚美的理由。
有人說,新東方直播間銷量大賣,股價大漲,了不起。的確,這是一箇用結果說話的年代,成功了打個屁就是香的。無數事例證明,銷量這玩意兒看看就行了,別當真,股價也就是炒起來,銷量做上去也是爲了炒股價。疫情期間,那麼多核酸公司、疫苗公司股票大漲,也沒見得多少人讚美。香就是香,不香就是不香。悶聲發財,錢賺到了,還想得名,名利雙收,太貪心了。銷量也好,股價也罷,都是波浪型的、週期性的,有漲有跌。這不是新東方獲得讚美的理由。
從新東方轉型電商直播這件事來看,我實在找不到應該讚美她的理由。她只是做了她該做的事情,做了很多人已經在做並且做成了的事情,做了靠着過去的影響力和一段時間的積累小有成就、但隨時都會褪去的事情。僅此而已。
03新東方轉型之路不值得讚美
雙減來了。高光時刻的新東方,迎來斷崖式下滑。2021年2月19日,新東方市值達到巔峯,約2266億人民幣。俞敏洪個人身價也達到了歷史最高。然而,短短几個月後,雙減政策劍指新東方的主業學科培訓,一道道禁令限制新東方,危及生存。一時間,股價暴跌90%,營業收入下降80%,員工離職6萬人。
新東方何去何從?要麼轉型,要麼轉行。轉型就是立足教育,退出學科培訓,轉做其它教育門類。轉行就是不做教育了,進入其它行業。新東方轉型之路跌跌撞撞,左衝右突,似乎在教育領域找不到方向,業績直線下滑,現如今,選擇做電商,其實不叫轉型,而是叫轉行。
新東方曾宣佈進軍校外託管。課後服務是國家雙減政策明確要推動的,中小學生校外託管服務剛好也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經營目錄裏新加進去的,新東方能夠官宣做託管,說明國家政策是允許的。然而,最後不了了之。你讓一箇月拿幾萬元的新東方培訓老師,轉而去拿幾千塊工資去校門口接送孩子、輔導作業、照顧喫飯睡覺,你覺得老師們會答應嗎?重新招一幫人做託管,不僅面臨原有團隊無法安置,同時面臨把新人招進來培訓後才能在託管板塊上崗的問題,這是做加法而不是減法,顯然這條路他們行不通。
新東方曾宣佈進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這碗湯味道好喝,卻難以盈利,家長免費學習可以,但是付費學習就成了非必要消費項目。國內靠做家庭教育盈利的,基本靠直銷模式,遊走在灰色地帶,顯然不是上市公司能幹的事情。而且,前不久頒佈的《家庭教育法》也明確不得靠家庭教育營利。對於資本深度介入的新東方來說,不能盈利、難以盈利的家庭教育,顯然這條路他們也無法走下去。
新東方曾宣佈進軍素質教育。這已是前些年的新聞了,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教育的大政方針,新東方當然不甘落後,早就有意在素質教育領域有所作爲。然而,新東方主要的特長是中小學生學科培訓,來業績最快的也是滿足家長應試教育背景下的提分需求,素質教育相比之下來錢慢,是另外一套體系,需要使用另外一支團隊。以現有的人員,是做不了素質教育項目的,再組團隊,又像託管一樣,不是做減法而是做加法。即使靠併購迅速擴張,素質教育的收益也是遠遠達不到學科培訓的。於是,就像前些年象徵性佈局素質教育板塊一樣,雙減落地後,人們也沒有看到新東方在素質教育方面有實質性推進,看來這條路也行不通。
新東方曾宣佈進軍研學旅行。過去他們也做研學旅行,但主要做利潤豐厚的出國遊學,到英語國家開展英語夏令營,針對的是高端市場,現在疫情來了,出國遊學不可能了,以往的高端研學市場需求也大幅度萎縮了。國內的研學旅行項目,新東方並不擅長,因爲人力成本高,他們的研學收費更高,隨着經濟下行,家長們消費也理性了,收費又貴又不專業,新東方能玩轉國內研學嗎?這種項目能給新東方帶來一些營收和利潤,但作爲轉型方向肯定是不行的。
新東方一度宣稱要進軍高中培訓市場,但是很快教育部出了通知,高中階段也要納入雙減範疇,同樣要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和學生學業負擔。看來,新東方總部雖然地處京城,雖然貴爲上市公司,但是在研究政策、分析政策走向方面,還是顯得欠缺。高中階段學科培訓需求當然大,個人或小機構私下裏偷偷摸摸補一下課可以,新東方這類公司公開進入肯定是要堵住的。
如今,新東方官網上把考研、職業考試、留學服務、雅思培訓、託福衝分等項目列在首頁,於是有媒體說新東方進軍大學生培訓市場,俞敏洪糾正說“不是轉型,而是迴歸”。這倒是實話,但是僅靠這一塊的業務,顯然撐不起這麼大的攤子。所以,在2022年5月,俞敏洪發文稱壓力巨大,靠安眠藥才能入睡,儘量不給國家找麻煩。
當這麼多條教育轉型之路都無法走通的情況下,新東方只好放棄轉型,宣佈全面退出K12教育。接着,選擇了轉行之路,目前能夠看到的就是轉戰電商領域,賣一些跟教育項目無關的產品。照着這個態勢發展下去,估計要不了三年,人們就會忘記新東方曾經是一家教育公司,其在教育界的影響力將基本消失。
追求轉型過程中,新東方也屢屢爆出吸引眼球的新聞,這也爲她贏來了不少的讚美之聲,但是在我看來這些讚美都顯得言過其實了——
比如,2021年11月,新東方關停1500個教學點,把8萬套嶄新的課桌椅捐給了貧困地區學校,媒體報道說價值5000萬元。按這個數據覈算,每套625元。進價顯然高了,如果是賣舊貨則高得離譜了。雙減過後,最不值錢的舊貨就是課桌椅了,培訓機構的老闆們應該都深有體會,有機會到舊貨市場轉悠或者到舊貨交易軟件平臺上瀏覽一下,你就知道,培訓機構不要的課桌椅根本賣不出去。你喊一箇收廢品的上門收課桌椅,能給你5元錢一套就不錯了,如果你不賣,你還要倒貼5元請人搬走。所以,新東方捐課桌椅這件事,只能說是一箇較好的炒作噱頭,跟創意掛鉤,跟情懷無關。如果要讚美,就要讚美其宣傳團隊。
再比如,俞敏洪聲稱要在賬上留錢,供發放員工工資和家長退費。這確實挺有責任感的,跟那些拖欠員工工資和連夜跑路的培訓機構老闆相比,責任心強多了。但是,你不要忘了,新東方是上市公司,不能跟小機構相提並論。作爲納入嚴格監管的上市公司來說,不拖欠工資、不跑路是基本要求了,是守住底線行爲,並無高度可言,做到了是天經地義的,不值得讚美。一家上市公司,把不拖欠工資、不跑路也拿出來表白,也只能說實在沒有太多值得炒作的料了。
商業炒作這事吧,說好聽點叫策劃,說難聽點叫忽悠。商業離不了策劃,離不了炒作,但是過度炒作肯定是無法長久的,其正面效應一定是曇花一現。
轉型不成就轉行,在電商直播領域裏,新東方再次“風生水起”。不過,大家早晚都會清醒的。醒來也無所謂,韭菜還會長出來,但韭菜也會選擇換個鐮刀被收割啊,不一定會一直選用新東方牌鐮刀。
04新東方從來不值得讚美
雙減之前,俞敏洪和新東方几乎是成功的代名詞。那隻是她商業業績的成功,加上一次次輿論宣傳的成功。在我看來,新東方除了最開始俞敏洪北大辭職、拎着漿糊桶創業的勵志故事有一定社會價值以外,在其迅速跑馬圈地、上市擴張取得“成功”以後,幾乎再也沒有值得讚美的地方。
的確,新東方是做大學生培訓起家的,高考出頭人、北大講師出身的俞敏洪,無論是創業膽識,還是英語水平,或是演講能力,都有過人之處。再加上從美國請回來幾位北大的同班同學,組成“中國合夥人”,造品牌,建團隊,對接資本。趕上了英語熱、出國潮的大勢,站在風口上,新東方上市了,俞敏洪成功了。
上市公司是需要源源不斷做大業績的。這也許是俞敏洪曾經感慨“後悔新東方上市”的原因,但感慨歸感慨,他們已經停不下來了。怎樣做大業績?新東方盯上了中小學市場。最開始是武漢新東方一位26歲的女教師,自己編寫了一套講義,給小孩子教英語,效果不錯,武漢新東方曾經貢獻了全國新東方分校四分之一的業績。新東方總部在這套教材基礎上編寫《泡泡少兒英語》,面向全國開班,大獲成功。然後,新東方又開設了作文、數學、優能中學等全學科的培訓項目,開辦了大量的省會、地級市分校,投入了大量廣告,在一些地方和公立學校聯合開展活動,業績駛入了快車道,成爲一家高市值的教育公司。
在新東方進入中小學校外培訓這個領域之前,培訓班是這樣的:編外教師、在職教師、大學在校生、大學畢業生,豎個打印或手寫的牌子,面對面交流後招來學生,找一間不起眼房租也不高的教室,給孩子們上課,跟偷偷摸摸差不多,沒什麼廣告,頂多發點宣傳單、打打電話,收費也不高,家長能承受,孩子上了培訓班的家長不張揚,孩子沒上培訓班的家長也不心慌。更關鍵的是,那個時候的培訓班,普遍具有興趣班的性質,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爲主,老師有親和力,知識點講解不多,培訓班的作業、考試很少,孩子們每到週末,盼望着能去培訓班上課,準確地說是到培訓班跟同學相處,總比在家裏憋悶着好受多了。家長們也不指望培訓班能提高多少成績,公辦學校五天解決不了的提成績問題,能靠培訓班每週半天時間解決嗎?總比孩子在家裏看電視、打遊戲強吧?家長們也能接受。
新東方顛覆了傳統的培訓。大學講師創辦的以大學生培訓爲主的新東方,從留學教父,變身成爲K12教育領域領軍人物,俞敏洪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從俞敏洪的教育經歷、從業經歷來看,對於中小學生的培訓,他並不專業,你只見到俞老師給大學生、給成年人演講,什麼時候聽到他給中小學生和小學生家長開講座了?但是,他掌握了以下幾個步驟,很快就佔領了中小學這個市場:
第一步:形象升級。首先從外觀上給人高大上的感覺,租下大面積臨街門面、底商,統一高檔次裝修,鋪天蓋地的廣告、各種各樣的禮品贈送、聲勢浩大的促銷活動,學生嘩地就被吸引來了。至於原始投入,新東方作爲上市公司不缺資金,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高額的房租費、裝修費、宣傳費,當然是家長們掏的,學費自然而然就非提高不可了。
第二步:提高成績。新東方打出了簡單粗暴、十分有效的廣告語,如“輕鬆一夏就提分”、“提分纔是硬道理”,直戳家長的內心焦慮,滿足家長錯誤而現實的提分要求。能不能提高呢?當然可以,無非就是把高中階段的衡中模式運用到中小學生頭上,把“興趣班”變爲“重難點講解班”,把作業、考試等手段用起來,比公立學校還公立學校。中小學就那些知識點,在外面提前上、重複上、老師盯着過關,學生的成績當然能提高了,但是扼殺的卻是學習興趣,卻是上課不學課後學的壞習慣。
第三步:高薪挖人。以上兩招其實很簡單,其它教育機構很快就照搬複製,於是出現了好未來、學大等多家教育公司,用一樣的模式,甚至用得更加極致,也取得了成功。怎麼在競爭中保持利於不敗之地?人才,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新東方以五倍十倍的高薪從公辦學校挖老師,從名牌院校引進優秀人才,他們成爲新東方應試教育流水線上的優秀工人,同樣是學科培訓的課堂,他們教學能力更強,講課更生動,當然他們拿到的報酬也更高。
以上市公司爲信任背書,高房租、高檔裝修、高投入宣傳、高工資、高素質師資、高效提分課堂、高收費、高收入,新東方形成了一箇高產出閉環。這個閉環,新東方不斷複製,成就了高市值。其他教育品牌也跟進複製,同樣屢試不爽。似乎都是贏家,但是打麻將有人贏、就有人輸,你打出一箇都贏的麻將我看看?那麼,誰輸了呢?
孩子輸了,輸掉了快樂童年,輸掉了學習興趣,輸掉了全面發展;
家長輸了,輸掉了愉快心情,輸掉了大量培訓費,輸掉了家庭和諧氛圍;
小機構輸了,輸掉了平淡的辦學初心,迷失了發展方向,不得不跟隨巨頭起舞,最後被高額房租、高額工資吞噬;
公辦學校輸了,輸掉了優秀師資人才,輸掉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很多孩子在外面上培訓班,老師不知道該按什麼樣的進度上課了,家長們認爲外面的老師教學更好,公立老師輸掉了應有的尊敬和尊嚴。
那麼,照此下去,最終輸掉的是什麼?就不用我多說了。於是,雙減政策出臺,一切戛然而止。不要覺得是國家政策幹掉了新東方,我是一切的根源,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有因必有果,所有的都是自找的。
新東方只是昔日風光的教育巨頭中的一家,後來論市值、論發展速度、論市場佔有率,並不是最大的一家。但她是第一家這麼幹的,她是最善於宣傳的,所以她總能贏得讚美。不能說中國的應試教育是新東方造成的,但她確實起到了推動作用、帶動作用、示範作用。方向錯了,跑得越快,走得越遠,就錯得越深,越沒有迴旋餘地。所以,教育起家的新東方,只能放棄教育。此時此刻,她應該接受的是教訓是反思,而不是繼續聽到讚美。
也許真如俞敏洪說的,新東方不上市會更好。資本是好東西,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催化劑。但資本也是血腥的,當資本的血盆大口、鋼鐵牙齒對準基礎教育、對準中小學生、對準億萬家長的時候,新東方的結局早已註定。
我本是教育門外漢,在媒體上班,受新東方上市的鼓舞,意外讀到了《新東方精神》一書,在媒體巔峯時刻辭職下海創業,曾經就是夢想着以新東方爲榜樣,創一番大業。當我以一箇業內人士的目光,認真學習、重新審視新東方模式的時候,我就不再認同新東方,不再崇拜俞敏洪。
我在10年前給校外教育界人士講課時就斷言:新東方的出現,給中國家長、中國孩子、中國校外培訓機構的校長乃至中國教育,不能帶來一丁點有益的改變,相反大家都更浮躁了,更累了,腰包更癟了,孩子們更不愛學習了,俞敏洪註定是中國教育的過客,而不是青史留名的人物。這話,我多次講過,曾經錄有視頻,無奈人微言輕,不起作用。雙減政策出臺,我再沒有就新東方們的境遇發出過任何聲音,我想這個時候說任何不好的話,都像是“馬後炮”,更像是落井下石,我自己也是個做教育的,教育人何必爲難教育人?2024-09-05 ,看到新東方已經跨出了教育,跨進了電商,2024-09-05 看到新東方股價再次大幅度上揚,看到朋友圈裏的一片讚揚聲,我決定寫下此文。
從來沒有見過俞老師,也沒有跟新東方有任何直接交集。最初有羨慕,後來不嫉妒,一度也有恨,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我們連同行都不是。所以,我能夠在高鐵趕路中一口氣敲出以上文字。最後我想說——
新東方退出教育,是教育界的幸事。應試教育、教育內卷,不會隨着新東方們的退出,而迎來徹底改變,這些實質性改變,要靠體制內、校園內、教室裏、考場裏的改變而改變,任重而道遠。但是,新東方們作爲應試教育的幫兇,是水中駱駝身上的一根根稻草,拿掉總是對的。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不去實實在在幫助孩子成長,幫助家長減輕負擔,我祝願新東方永遠不要回到教育來!
新東方進軍電商,是電商界的小事。電商領域人才濟濟,資本充裕,不多一箇新東方,也不少一箇新東方。電商領域競爭慘烈,更新更快,粉絲們冒頭快,臥倒快,倒戈一擊也快。我祝願新東方在這個領域裏,不斷創新,掌握真本領,成爲常青樹!
再見!新東方!
講師,是高等學校中職別次於副教授的教師。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公佈的《大學令》,開始規定大學在必要時得延聘講師。
講師的主要職責是擔任某門學科的講授,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歐美有些國家的大學設有講師一級的教員;有些國家的大學以講師爲未定學銜的教員;也有些國家的大學設高級講師,有的主持講座,講座講師是由資歷較深的教授擔任的。
講師就是傳播知識,講解道理的老師。
講師主要作用,讓人會,教人練,養成習慣,形成特定的行爲方式或思維形式。
個人理解就是,對某一箇領域很擅長,擅長到可以給他人講這個領域的相關知識那種人,說白了有點老師的意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