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一年可以賺多少?
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是基金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品種,這類基金都屬於主動權益類基金,大部分投資者在買權益類基金的時候,對基金的收益是沒有概唸的,只知道在所有開放式基金類型裏面,權益類基金的收益是比較高的,市場平均水平如何,不清楚。
2024-09-05 ,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權益類基金的收益率的問題。
普通投資者認爲的權益類基金的短期投資回報
大部分投資者接觸基金權益類基金投資的時間並不長,在加上受到互聯網上各種爆款基金信息的影響(畢竟宣傳中基金的收益動輒就是翻倍),越是投資者對基金的投資回報會有較高的期待。
假設某個投資者剛好是兩年前買入偏股型基金並且一直持有到現在,收益率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根據Wind數據統計,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近兩年的總回報是103.22%,區間年化收益率超過44%(數據統計區間是從2018年11月到2020年11月)。
從數據上來看,我們期待自己持有的權益類基金一年賺50%似乎也是合理的,畢竟也就比平均水平高一點點,如果我們再選到一支不錯的基金,賺50%肯定沒有問題。
所以,光看這些數據,大部分投資者對於權益類基金產生過高預期,爲什麼說這是過高的預期呢?
實際上,預期收益是個相對概念,沒有絕對標準,短期看甚至會因時而異。
但迴歸長期,抱有怎樣的長期年化收益預期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獲得基金投資的真實回報呢?
什麼樣的收益預期纔是合理的?
社保基金被稱爲最強投資者,在2020年發佈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社保基金權益投資的收益率14.06%。
14.06%這個數字和同期偏股類基金整體市場表現相比可能沒有那麼亮眼,甚至是有比較大的差異,在權益投資的大年顯得有些“平庸”。
但是,在長週期的投資視角下,社保基金投資表現是相當“出類拔萃”的。
如果一箇普通的投資者能夠長期做到這個收益水平依然是非常不錯的了。
統計顯示:過去20年社保基金的整體投資年化收益約8%,統計期內僅有兩年出現過虧損,分別是2008年的-6.79%(同期上證指數跌幅-65.39%)和2018年的-2.28%(同時上證指數跌幅-24.59%),即使是單邊下跌的弱市環境,能做到不虧或者虧得不多。
可見,社保基金能夠在非常有效的控制風險的情況下長期取得年化8%的收益。
根據社保基金這兩個關鍵的數據,我想大部分投資者應該知道如果管理自己的收益預期了。
長期收益穩定的前提條件
這裏還有注意的是,如果要想獲得社保基金這樣的收益水平,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資產配置,保證各類資產之間的平衡狀態,其持有的資產各個方面都有,且互相之間關聯性不大。
其次是長期投資,不會頻繁操作,看好了一支基金就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
再次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如果沒有辦法保證自己有能力可以挑選出優質的基金標的,要麼選擇多學習,要麼選擇去相信專業的機構,比如說尋找基金投顧的幫助或者是跟進各類機構的基金組合的投資,機構會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來做投資。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指數基金可以永久持有嗎?
指數基金逐漸被投資者和市場所重視,在於巴菲特力薦,但是國內某些人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曲解了巴菲特的本意。
2008年巴菲特與一位基金經理打賭,看誰的收益高,基金經理選擇五隻基金,最終五隻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爲8.7%,28.3%,62.8%,2.9%和7.5%,而標普指數基金的收益率爲85.4%,指數基金完勝。
所以國內某些人就十分推崇指數基金,把巴菲特的話當成金科玉律,實際上這是有點邯鄲學步的意思。
確實指數基金取得了比對沖基金更好的收益,但是國內某些人僅僅看到表面現象,沒有認識到指數基金取勝的內在邏輯,也沒有關注到巴菲特的全部講話,通過選擇性的引用巴菲特的講話,做出有利於自己觀點的判斷。
巴菲特指出,賭注的這9年內,表現異常疲軟的股市可能會促進對沖基金的表現,因爲許多對沖基金持有大規模的‘空頭’倉位。相反,如果9年內股市帶來很不尋常的高收益,那麼這對指數基金是很有利的。
非常明顯,指數基金贏在美國股市打賭幾年內走牛,對沖基金敗在美國股市走牛數年年,反過來,如果美國股市走熊數年,對沖基金持有大量空倉對沖,收益就會成倍放大,指數基金就會大跌,出現巨大虧損。
因此指數基金也是不適合長期持有的,只有在長期牛市中纔會有持有價值,像美國次貸危機以後連續九年牛市,股指不知道創出多少次 歷史 新高,持有指數基金收益巨大。尤其是A股波動率很大,又被投資者詬病爲牛短熊長,目前指數與十年前相比,並沒有漲幅,持有指數基金是無法取得良好收益的,搞不好還會虧損。
與 歷史 高點6124點相比,不到一半的距離,如果當時買進指數基金,(當時應該還沒有指數基金),那麼市值就會損失一半,即使在15年高點5178點買進持有那麼虧損也是在40%以上,即使在18年1月29日高點3587點買進,虧損也會有10%以上。但是在2249點買進指數基金,也會有30%左右的收益,收益還是非常豐厚的。
因此投資指數基金也要波段操作,在市場底部買進,在高位賣出,如果高位能夠做空,低位做多,那收益更加豐厚。
不用聽信指數基金長期持有的謊言,一箇股市不可能只漲不跌的,尤其是A股,融資依然是最大化的任務,長期牛市太難太難了。
指數基金當然可以永遠持有。
以我國A股爲例,2005年滬深300指數基金基金成立,14年來雖然股市行情牛熊交錯,震盪起伏。但是載止現在滬深300指數基金的漲幅依然接近4倍。如果你從滬深300上市那天就持有它,持有14年多,現在你的獲利是接近4倍!這個收益也是不錯了。
很多人以爲指數基金持有這麼多年不得賠死啊!實際不是這樣的。
像滬深300指數、上證50這樣的指數基金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都是我國優秀的核心上市公司。它們在大多隨着經濟的發展成長,業績一直在增長,給投資者的回報也越來越多。買指數基金就是買未來,買我國的長遠經濟前景。只要你看好我國的未來經濟發展,你就長期持有指數基金。
永遠持有指數基金是可以的。因爲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人類 社會 一定會越來越富。這是個世界的大趨勢。百年後的2024-09-05 的人們一定要比現在的人富裕。就像我們比幾百年前的人要富裕一樣。因爲 歷史 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人類 探索 財富的腳步不會停止,股市上漲到10000點一定會實現!
大膽的持有指數基金吧!可以留給子孫。真的,沒有開玩笑。
只要投資者願意是可以永久持有這隻指數基金的,通常說的指數基金是指上證50、滬深300還有中證500這些由證券交易所發佈的特定指數基金。投資者是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成分股構建的投資組合,減少盲目選股帶來的投資風險。根據近幾年的數據統計,指數基金在大部分情況下表現也好於主動型基金,對於投資者而言只要在選擇基金方面注意風險,避免基金清盤,要選擇基金規模還有優秀的基金經理就可以長期持有基金。
投資特定的指數就可以避免基金經理因爲主觀情緒而影響到基金的整體收益水平,因爲主動型基金主要是爲了尋求超越市場業績的表現爲目標的一種基金,在選股方面全靠基金經理能力,必然就會受到基金經理的個人情緒影響導致基金的成績存在波動。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型基金,尋求跟市場的指數走勢趨向一致,就避免了人爲因素的過度干擾反而在牛市行情中指數基金的收益會表現的更優異,也會與被動基金相比減少人爲的干擾反而指數基金投資會更穩定。
1、A股熊長牛短走勢。
但是投資指數基金主要在於股市的整體走勢情況來決定收益,A股市場近30年的行情雖然是處在一箇緩慢上漲的過程,但大部分時期都是一箇衝高回落的階段,投資指數基金如果選擇長期持有雖然會有獲取到收益,但要獲取到較高的收益會存在難度。
也就是說投資指數基金最好是股市能有一輪較爲漫長的牛市行情。基民才能真正的獲取到高收益,如果像A股這種長期的熊市短暫牛市漫長的行情爲主,永久持有指數基金獲取的收益可能會跑不贏其他的投資產品。
2、選擇基金也很關鍵。
做中長期基金投資,選擇基金是非常關鍵的,畢竟投資者需要在長期的投資中要規避掉基金被清盤的風險。加上股市長期的熊長牛短,最好是維持一箇高拋低吸的方式來操作更適合中國股市的行情變動。
選擇基金需要考慮基金的規模,基金經理的能力跟以往的業績三點來了解,才能對選擇指數基金有更好的把握,也適合去在中長期投資中避免基金出現問題引起的投資虧損。
因此,投資指數基金是可以永久持有,但是A股市場本身就是一箇緩慢上漲熊長牛短的行情,如果要投資股市儘量是維持一箇高拋低吸的過程可能指數基金的收益會更高,一箇長期持有的思路來投資未必能跑贏一些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指數基金可以永久持有,但是還是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選好指數基金;二是堅持不斷投資;三是及時落袋爲安。
指數基金都可以長期持有,但是我們還是要進行選擇,畢竟我們進行指數基金的投資是爲了獲得不錯的收益,來實現財富的增值,所以在決定指數基金投資之前,還是要對指數基金進行挑選。
挑選指數基金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指數基金的規模,也就是體量大小,體量大清盤的風險就小。二是指數基金經理的能力,從其以前的業績中,看看該經理的投資能力,畢竟是基金經理管理着你的資產。三是看看指數基金持倉的股票,是不是週期性的公司等等。
指數基金投資一定要堅持持有,這樣獲得收益的概率就會大很多。但是在持有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定投和購買相結合。
定投可以節省我們的精力,從而分散整個風險,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次性投入,踩中淨值高點的可能。購買就是在基金淨值下跌情況下進行人工投資,以此來降低成本,爲後期獲得收益打下基礎。
指數基金的持有也要注意落袋爲安,基金投資就是爲了收益,雖然說一直持有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但是如果不進行止盈,你看到地只是基金賬戶上數字的變化,並沒有使你的資產獲得增加。
及時落袋爲安,可以讓投資者更有信息,因爲自己的資產在不斷地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鍛鍊自己的性格,防止貪婪。這是你理財投資中最重要的,一定要注意。
總之,指數基金可以長期持有,但是還是要注意以上三方面的問題,這樣你的指數基金投資或獲得更高的收益。
理由如下:
指數基金不是不可以永久持有,那樣不能利益最大化。
首先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1、大家知道中國股市歷來都是熊長牛短,五六年一箇週期,這個週期中有高點、低點。如果我們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到高點也不買,任何一箇股市都不可能是隻漲不跌,只跌不漲的股市。那這麼能獲得收益最大化呢!2、一箇好的指數基金收益好壞都是和改該基金投資管理好壞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我們發現投資的指數基金經理管理水平有限,或該只基金非常優秀的基金經理將調走,我們就要在適當的時候,賣出該基金,以迴避風險。3、指數基金一般是根據股市行情一箇漲跌週期,在該週期相對應高點賣出,然後在恰當地低點在買進,做到儘量收益最大化。
指數基金的投資從中長期來看,投資者往往會考慮長期持有或者是波段操作,不同的選擇所帶來的投資回報率也會有所不同。
指數基金長期持有是指以一定的盈利預期目標進行操作,在賣出之前除了基金定投買入,不會有任何賣出的操作。波段操作指數基金是指投資者在價格高時賣出,在低位時買入基金的投資方法。
長期持有的方式看似從頭到尾都是一直拿着,不需要對市場進行擇時和擇機的選擇,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只需要盯着自己的指數基金淨值即可。騎牛看熊認爲配上指數基金定投更好,每個月以固定的資金在固定的時間進行買入,設置一箇指數基金的止盈點,在將來達到盈利預期的目標後,再選擇清倉賣出。
波段操作對投資者個人的交易水平要求較高,不僅要時常關注基金一段時間的走勢,還要注意整體的大勢是否能繼續上漲,種種因素的綜合表現,將會決定投資者對於指數基金的買入和賣出作出判斷。騎牛看熊認爲這就好比股票日內做T,衝上去就賣,跌下來就買,但是投資者一旦操作反了,那麼實際賬戶成本會增加很多,並且衝上去賣掉後,指數基金繼續上漲。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永久的事情,尤其是做投資一定講究個靈活應對,就跟你投資某個公司一樣,可能前10年這家公司經營的非常好,而後10年因爲產業政策變化或者管理上出現漏洞,曾經的業績優秀時代就結束了,如果你還按照過去的方式是肯定要賠錢的,畢竟山不轉水在轉啊。
在所有的基金投資裏面,指數基金無疑是最好的,好的關鍵點在於被動型的投資指數,跟主動性基金的區別在於不去直接參與上市公司,這樣就避免一些上市公司突然出現黑天鵝對基金淨值的影響,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主動基金的淨值突然出現大跌的情況,有時候的跌幅遠遠大於指數,核心原因就是該主動基金踩上了地雷,導致淨值大幅度下滑。
而指數型基金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首先迴避了基本面的問題,但是並不見得指數基金就能長期持有,因爲參與的是指數投資,所以只有在指數上漲或者處於牛市的時候,參與這樣的基金才能賺錢,如果在市場處於熊市或者大跌的時候,指數基金一樣會下跌的很多,你一樣遭受損失的,從這點看參與指數基金一定要把握好波段機會,同時在市場下跌的時候要主動及時的減倉,當然如果對波段實在把握不好的前提下可以做基金定投也是個非常不錯的策略。
指數基金是可以長期持有的!
因爲對於大部分的指數來說,他們的漲跌其實都是鑑於那些指數股,權重股的貢獻,而對於這些指數股,權重股來說,都是精挑細選的,所以能夠維持一箇貫穿牛熊的趨勢。
因爲大部分的機構和價值投資者會投資貢獻向上斜率的價值股和成長股,交易型投資者主要參與貢獻波動率的週期股和主題股。那麼對於指數股,權重股來說,幾乎清一色都是從高價值,高成長的股裏選出龍頭企業,龍頭代表作爲參照標準的。
不同的投資者因投資理念不同,參與不同的股票。類平準基金、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外資機構、公募基金、陽光私募基金主要遵循價值投資理念,參與價值股和成長股,投資風格越保守的機構,參與價值投資的比例越高。以散戶、遊資爲主的交易型資金主要參與主題股和週期股。所以價值股更穩定,面對熊市更抗跌。
數據顯示:
2000年初至今,上證指數上漲118%,年化漲幅僅4.08%。而市場的波動率則異常明顯。
2005-2007年上證指數最高漲幅約500%,2014-2015年上證指數最高漲幅約160%。上證指數在2005年、2008年、2013年與2019年4次大週期底部則逐次上移。A股投資者結構和股票類型的相互作用,是構成指數波動巨大,中樞緩慢上移的原因。
但是最好也是要有一箇階段性的佈局策略!就拿A股來說吧,A股的指數,是一箇上升趨勢的平行線,大部分的熊市底部區域都是在這跟支撐線上完成築底的!所以說,買入指數型基金也要選擇在一箇熊市的週期內進行分批,分時,逢低的佈局,而不是選擇在牛市週期,甚至牛市高位的時候買入。
這樣的話,你的投資收益纔會更多,享受收益的時間纔會來的更快!!
還是那句話,無論是買大白馬股也好,績優股也罷,都不是無條件的去買,漲幅過大了或者進入熊市了,這些優質股照樣會下跌。因此,投資者應該順勢而爲,低價時買進好股票長抱不放,而不是高價時大肆採購!
而對於指數型基金,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每個指數基金都有其黃金生命期。
像滬深300指數、上證50這樣的指數基金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都是我國優秀的核心上市公司。但是大公司有大公司的通病,大企業通常因爲各種原因增長緩慢,加之大公司跟經濟大環境關係較大,持有指數基金享受的是加權平均收益,長期持有也就是一箇較低的投資回報率。
當然指數基金也不斷剔除成分股,同時增添成分股。
希望BAT和TMD這種能儘早加入成分股。
投資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財力和特質來,激進或穩健型,適合自己就好。
有的只要求高於銀行收益, 有的只要求收益高於P2P,如果要求 穩健,規避大的風險,那麼通常指數基金是相對穩健的。當然雞蛋要分到幾個籃子裏,指數基金可以成爲一箇組合方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