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考驗着孩子的同時也考驗着家長的處理方式。家長面對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課的問題,不能過於着急,要冷靜對待,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改變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錯誤行爲。
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課家長怎麼教育
1、接納孩子的行爲
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肯定有孩子自己的原因。父母和老師可以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孩子遇到困難,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想辦法去解決,幫助孩子塑造一箇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2、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從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可以通過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入手,如做作業、繪畫、練琴、手工製作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從開始的十分鐘,慢慢過渡到四十分鐘,也就是一節課。要循序漸進,一次增加五分鐘,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完成固定的任務,以便形成一種心理活動的定向。
3、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所作之事不能引起他的興趣。此時我們應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因勢利導,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上課不集中的問題。
4、安排好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
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時間不宜太長。學習一段時間後,可以讓孩子放鬆或休息一下。孩子疲勞了就讓他們動一動,喝點水,喫點東西,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孩子坐着一動不動,越是這樣,孩子就越無法專心。
導致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課的原因
1、天生好動
有的孩子的確天生就好動,非常活潑,一刻都閒不住,這種孩子一般很難集中注意力,就算集中了,也堅持不了太長時間,可能五分鐘、十分鐘後就去想別的事情,玩別的東西去了。
2、沒有養成專注的習慣
這是一箇很普遍的問題,有些初高中學生課堂專注力也是特別差,學習大體都是枯燥的,畢竟學習東西都是理論化的東西,但是成績好的孩子除了資質上有優勢,他們能克服逃避的心態,從而專注於學習。
3、對課堂不感興趣
孩子不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許多不愛學習的學生由於不喜歡文化課,他們上課就跑神、講話、做小動作。老師和家長還是要幫助孩子培養起學習興趣,同時,幫他們樹立信心,成績越來越好,肯定會形成良性循環。
正確教育孩子的技巧
1、不能將聽話作爲好孩子的標準
長輩誇孩子時就會說這孩子多麼多麼聽話,多麼乖。其他的父母就會投來羨慕的目光。因爲乖的孩子好管理,這是大人潛意識裏喜歡乖孩子的原因。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要因人制宜,千萬不要扼殺孩子的個性。
2、多誇誇孩子
傳統式的父母好像都很喜歡打壓式教育。就比如有的孩子考了九十八分,家長不會開心,他們往往會跟孩子說,那兩分那麼簡單就不應該錯,太馬虎了,某某某就因爲細心考了一百分,完全否定了孩子那九十八分的努力。
其實這個真的非常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我們知道家長是想要孩子更加的細心。但是完全可以換一種溫和的表達方式,卻偏偏選擇了這個最差的。
3、樹立榜樣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箇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爲,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爲的最可靠的辦法。
4、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權
隨着孩子的成長,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權力是很重要的。必須有意識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剋制自己的那種什麼事都爲孩子做的想法,來給孩子一些自由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家長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重家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