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有股票嗎
有。安踏體育雖然是國內的企業,但是它並沒有在A股上市,所以A股股票賬戶是無法買到它的股票的,但是如果你開通了港股賬戶,那麼就可以搜索安踏體育的股票代碼02020.HK,然後就可以順利的買入股票了。
安踏體育實在港股上市的,股票代碼是02020。如果股民想要買這隻股票的話,只有去港股市場才能買到。想在港股市場買股票,首先我們要先開通一箇港股賬戶。現在有很多券商度開通了港股服務。所以,投資者只需要找一家可以開港股賬戶的券商,讓其幫忙開通就可以了。
等開戶成功之後,股民就可以買入安踏股票了。安踏股票現在是131港元,如果投資者投資一手,一手100股的話,大概需要1萬3100港元。
【拓展資料】
業績能支撐股價嗎?
安踏近年來市值增長迅速。2020年全年,安踏股價漲幅超過80%;2019年1月同期,安踏股價約爲35港元,截至今年1月19日收盤,公司股價已超過140港元,爲2年前的4倍。如果把時間進一步拉長,上市至今,安踏股價已然漲了15倍。
安踏股價飆升不乏其較好的業績表現作爲支撐。
近期,安踏發佈去年第四季度及去年全年業績預告,安踏集團旗下全品牌實現正增長。全年業績中,安踏主品牌營收有中單位數降幅,FILA取得中雙位數的正增長,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額取得35%~40%的正增長。
此外,包括中金、瑞信、高盛、野村等多家國際金融評級機構也發佈針對安踏的最新評級信息,給予其“增持”“買入”等正向評級,並大幅提高安踏體育目標價。
資本市場不僅對安踏在疫情期間表現出的執行力和靈活性表示認可,更對其對於新運營品牌未來發展潛力及空間的足夠信心。
在傳統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5G能否爲中國移動帶來新的業務機遇?
我們也梳理了有可能利用5G技術支持的一些行業特點,包括電力傳輸,工業控制,遠程駕駛,AR/VR,應急救援,無人機,高清的視頻,車聯網。我們發現我們的行業應用需求差異非常大,在時延和吞吐量的需求差異非常大。我們有切片技術,我們有更強的控制能力,但是在一箇網上滿足如此複雜的業務需求,實際上還是第一次,從來沒有過。因爲我們的網絡從原來運營語音到運營數據,到現在爲行業做服務,其實這麼複雜的場景我們還是第一次遇到的,這是形成了很強的挑戰。5G的技術怎麼樣和行業的應用能夠融合創新,這個挑戰非常大。“綻放杯”應用大賽在這方面做了非常有意義的探索。
在一箇新技術引入的時候,終端永遠是瓶頸,我們從做3G到4G,都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在這方面也喫過一些虧。在5G方面也是一樣,終端不同於基站,首先於它的外觀、體積、功耗、成本,有些很優秀的技術未必能應用於我們的終端上。但是,5G標準帶來的每一項技術革新都會爲手機研發帶來要求,比如說高功率的要求,多模多屏,包括多種模式,SA、NSA,包括NSA底下的多種模式,包括多天線,高級調製,包括功耗的挑戰。
從另一方面,5G的能力能夠催生更多的新業態,是不是可以把可摺疊的手機帶到5G上來,可摺疊的手機是不是可以促進對固定設備的進一步替代。更高分辨率的手機是否會出現,是不是所有的筆記本將來都會內置5G的模塊,隨着不限量套餐的普及。這都是將來可能會帶來機遇的地方。
另外就是商用的壓力帶來的挑戰,我們做TDS用了5年的時間,TD-LTE用了三年,現在標準剛剛凍結,2020年商用,留給我們的商用時間只有兩年,根據產業規律,需要做研發、生產、調試,最終投入使用,兩年的時間是是不能再短了,這個時間壓力不允許我們在中間犯首鍵錯,這個挑戰是非常大的。
爲此,我們內部在討論5G終端怎麼推進,也有一些策略。分兩個路線,一是在智能手機上,它還是目前大家最看好的發展方向。第二,服務於行業終端,我們推進5G通用模組的應用研發,我們會制定相應的標準,這個模者念巧組可以放到筆記本上,也可以放到AR/VR上,也可以放到車上,我們給它統一接口、統一尺寸,形成產業標準,來促進垂直行業對5G技術的採用。
整體的推進計劃,兩個關鍵點跟大家說一下,一箇是2018年11月份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希望能推出首批5G通用模組,這意味着2018年年底行業客戶可以採用5G的產品做測試,做實驗。另外,在2019年MWC能夠發佈首批5G行業終端,首批行業5G智能手機,最終高如目標是在2019年10月份能夠達到智能手機用於友好用戶的測試目的,行業示範能夠讓用戶進行體驗。我們在巴塞羅那的峯會上發佈了5G終端的計劃,團結業界的力量共同促進,能夠達到我們計劃的目標。
8月8日午間,中國移動(0914.HK)發佈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中國移動上半年兆差營運收入實現人民幣3894億元,同比下降0.6%,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爲561億元,同比下降14.6%。營收淨利雙雙下跌,反映出中國移動在行業下行階段面臨的經營壓力。但截至8日港股收盤,中國移動股價僅微跌0.16%,市場反應溫和。中國移動也正在加緊5G佈局,加速轉向價值經營,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努力修補業務短板。
流量紅利消退,行業整體萎縮,移動創十年來最大淨利跌幅
新京報記者回溯了中國移動過去十年(2009-2018)的財報數據發現,在個別年份中,中國移動的營收和淨利兩項中的一項都曾有過下跌,但營收、淨利雙雙下跌的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2013-2015年,中國移動淨利連續三年下跌,但同期營收均穩步上漲。
而且,即使在這三年裏,其淨利最大跌幅也不過是2014年錄得的10.2%。也就是說,中國移動在今年上半年創造了過去十年來最大的淨利跌幅。營收方面,2018年,中國移動首次出現營收下降(-0.5%)。2019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的營收延續了下降趨勢,且跌幅略有擴大。
中國移動2013-2015年期間的淨利下滑,主塵猜拆要原因是高企的4G建網資本開支和營銷費用的增加。彼時,中國移動爲了擺脫其TD-SCDMA 3G網絡模式的先天不足,搶先佈局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4G網絡。隨後幾年的公司業績和運營數據表明,中國移動在4G、固網寬帶等領域的佈局獲得了可觀的回報。
半年報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今年上半年移動客戶淨增998萬,達到9.35億;4G客戶淨增2113萬,達到7.34億;有線寬帶客戶淨增1820萬,達到1.75億;物聯網智能連接淨增1.42億,達到6.93億。
然而,即使坐穩了運營商老大的地位,中國移動的業績也不得不面對行業天花板的擠壓。董事長楊傑在半年報中向股東表示,隨着傳統通信業務市場趨於飽和,流量紅利快速消退,簡單依靠傳統要素投入來推動業績增長難以爲繼,行業整體呈現負增長,公司的收入和盈利也承受較大壓力。
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數據業務營收2917.8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增長3%。而數據業務在總營收的佔比高達83%,其增速的緩慢給公司營收的增長帶來很大壓力。
與此同時,提速降費工作的持續推進,也在客觀上削弱了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三大基礎運營商的數派棗據業務的盈利能力。今年7月底,在工信部舉辦的一場推進提速降費的座談會上,中國移動市場部副總經理首建國就表示,中國移動提速降費工作累計讓利2026億元,用戶手機上網單價累計降幅達91.5%,國際漫遊流量平均單價較2015年下降超過80%。
可以,5G間接促進手機技術的更新
會的,5g的用處是很大的
但截至8日港股收盤兄伍,中國移動哪鬥股價僅微跌0.16%,市場反應溫和。中國移動也正在加緊5G佈局羨緩或,加速轉向價值經營,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努力修補業務短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