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国际航线,当北京首都机场的跑道又有飞机划出轨迹,国航国际航班量每个月以5%的速度往上爬。东京羽田航线上座率都超过82%了,曼谷廊曼机场免税店都给国航旅客留专属柜台了,感觉跨境商务客群跟疯了似的反弹。不过啊,可别被这表象忽悠了,曼谷航线机票价比疫情前降了18%,首尔航线客座率还比2019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这复苏之路那是坑坑洼洼的!
再说说燃油成本,布伦特原油期货在80 - 90美元/桶的区间里乱蹦跶,国航的财务报表也跟着起了化学反应。数据显示,燃油附加费占客票收入比重从第一季度的23%降到19%了,可这“燃油牌”还在空中飘着呢!要是油价超过100美元,一个季度成本可能多15亿;要是维持现状,三季度燃油套保策略能赚6.8亿。更要小心的是,东航、南航的燃油对冲策略都在改变行业规则啦!
接着是政策东风,民航局把国际航班熔断机制改成“四类分级管理”,国航亚太航线网络一下就感受到政策的温暖了。北京 - 新加坡航线每周班次从3班加到8班,成都 - 法兰克福“客改货”飞机又开始搞客运了。但政策有好处也有坏处,民航局新下发的《航班正常考核管理办法》把准点率权重提到40%了,这对靠宽体机飞行的国航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还有那些隐藏的危机,国航机队里服役超过20年的波音747每个月退役2架,可空客A350引进比计划晚了45天。更要命的是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68天延长到82天,说不定供应商关系在悄悄变呢。别的航司爆出飞行员集体跳槽,国航飞行员离职率却同比降了17%,这反差太有意思了!
最后说说未来,当ARJ21国产支线客机开始飞北京 - 成都航线,国航APP“碳积分商城”用户超过300万,这些事儿都在改变航空业的价值公式。更厉害的是,国航和华为云合作的“智慧机场”项目开始实测了,这套系统能让航班调度效率提高25%,说不定能让未来三年股价起飞呢。但真正的变数还在后面,要是中美航线完全恢复,国航市场份额能不能守住38%的底线?波音737MAX复飞快到了,窄体机市场格局又会变成啥样呢?
国航这情况就像坐过山车,有起有伏,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大家觉得国航未来会咋样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