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创业 手机 疯狂 坏人 华人 发明 自己

小学生偷东西应该怎么正确教育

很多孩子進入校園後,行爲習慣和教育問題也慢慢地浮出水面,當小學生出現偷東西行爲時候,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幫孩子糾正,就會給孩子以後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小學生偷東西應該怎麼正確教育

1、帶孩子區分“拿”和“偷”。因爲孩子可能在環境影響下,孩子平時喜歡什麼都是直接拿走,混淆拿和偷的概念,不能清楚的認知自己的行爲是不對的,屬於是偷的範疇。

2、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告誡孩子。孩子行爲對錯,父母的價值觀會給孩子提供標準,所以給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哪怕是一針一線,也不應該拿別人的。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幫助孩子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事情。

3、培養孩子物權意識。因爲孩子一般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認爲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是自己的,所以僅僅交孩子不能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夠的,帶孩子分清楚“物品”是誰的,是你的我的還是他的,其次在生活中,也要學會用別人的物品要經過物品主人的同意,家長也要學會動孩子的東西詢問孩子的意見。

4、平時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孩子太小,有時候會有攀比的心理,看到別的小孩有的東西自己沒有,所以就產生了偷東西這個念頭。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箇制度,比如一箇星期給孩子多少錢,如果提前花完了可以預支下個星期的,有什麼緊急的事情一定要跟父母報備。這樣會養成孩子省着花錢的習慣,並且可以自己支配零花錢,對孩子養成獨立性和思考性有很大幫助。

小學生偷東西的原因有哪些

1、沒有所有權的概念。孩子的大腦認知裏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之分,因此當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第一反應就是會認爲是自己的,做出的表現也是佔爲己有的行爲。當然孩子自然也沒有“所有權的概念”,他們在玩別人的玩具時像在玩兒自己的一樣,自然拿了別人的東西也不會感到任何愧疚和不安。

2、模仿他人行爲。模式化的東西是最無生命力的。當孩子的身邊有同伴進行這種偷拿這種行爲的時候,孩子也會跟風,進行模仿。在他們的認知裏並不知道這種行爲到來的後果,更多的只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進行模仿和嘗試。

3、想要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孩子天生比較好奇,看到別人玩的很好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這個時候父母不一定會滿足孩子的需求,爲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孩子自然就會"偷"別人的東西。

小學生偷東西家長要避免這樣教育

1、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拿回東西,就馬上把孩子的行爲定義爲“偷”,罵孩子是小偷,加以指責,甚至打罵,似乎孩子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你這些過激的反應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孩子會感到特別的羞恥。給自己貼上“小偷”的標籤,甚至自尊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打擊。

2、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和老師或者他人討論。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你當着孩子的面和老師討論孩子拿回東西的事情,孩子會感到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失去了自尊,會感到羞恥,很容易讓孩子在老師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唯唯諾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小学生偷东西应该怎么正确教育
  • 二胡15弦是什么调
  • 中国股市的“大底”,到底要具备哪些重要的特征?中国股市的特点是什么
  • 从零开始学炒股全集
  • 家庭黄金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