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票房都成了奢侈品,华谊兄弟这老牌影视巨头的股价就像一部超级悬疑片,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2023年创业板行情里,这家曾经拍出《英雄》《天下无贼》的公司,正在经历一场比任何商业大片都戏剧化的资本博弈,就像坐了个疯狂的过山车。
先说行业寒冬里的生存法则。疫情那三年,整个文娱产业就像掉进了冰窟窿,华谊兄弟的财报数字也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得很。2022年净利润暴跌83%,感觉要凉透了。但到了2023年Q1,因为投资了《流浪地球2》,居然扭亏为盈了。这剧烈的波动,就像创业板指数的镜子,政策一会儿吹暖风,市场一会儿来寒流,轻资产的影视公司就像最敏感的温度计,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有反应。
再说说资本市场的“薛定谔式期待”。投资者就像在玩一场押注未来的俄罗斯轮盘,胆子大得很。有人赌《美人鱼2》能重演周星驰的票房神话,有人押注元宇宙概念下的虚拟制片厂。当华谊宣布和抖音合作开发短剧时,股价立马涨了3%,可第二天又因为某导演的负面新闻跌回原点。这股价就像坐了情绪过山车,把创业板的K线图变成了大众娱乐的实时情绪监测器,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愁。
华谊还在转型迷宫里多维突围呢。它就像一个八爪鱼,左手拿着《封神》系列这样的工业化大片,右手伸向电竞酒店这样的实景娱乐,脚边还缠着区块链数字藏品的试验线。就像在《狄仁杰》系列里构建的长安城一样,现实中的华谊正在搭建多层叙事空间,每个地方都挂着资本市场的不同期待,感觉像在玩一场超级复杂的游戏。
传统影视公司的PE估值体系在华谊这儿根本不管用,它的股价就像多重可能性叠加的量子态,既是内容生产者的市梦率,又是科技概念的试验田,还是政策松绑的风向标。说不定哪天国家电影局突然放宽进口片配额,股价就像火箭一样瞬间涨起来。
这场创业板大戏还没结束呢!华谊兄弟的董事会就像操控多线叙事的导演,既要处理《前任4》的票房对赌,又要平衡虚拟偶像的造星计划。当创业板的流动性像潮水一样涨涨落落时,这家老牌公司正在用资本市场的剧本杀方式,努力寻找自己的高光时刻。
华谊兄弟在创业板的故事太精彩了,谁也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啥。你们说,它能在这场资本博弈中成功突围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