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我們寶貴的財產之一,我國的土地所有權歸屬於或者是集體組織。因公共利益的需求,而對他人享有使用權進行徵收,是需要進行補償的。那麼國有劃撥工業用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法律快車小編就爲您來解答這個疑惑。
一、國有劃撥工業用地補償標準
國有劃撥土地每畝補償7.5萬元,被徵收的非住宅以貨幣補償方式進行補償的,在約定時間內簽約並騰空交出房屋的,按建築物補償總額10%的搬遷獎勵。
根據補償方案,國有出讓土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補償標準按該宗地次出讓取得的成本價的剩餘使用年限餘額給予補償。如經多次轉讓或協商不成時,可由徵收實施單位與被徵收人共同委託或通過合法程序選定具有房地產評估資質的房地產機構進行評估,按土地評估價予以補償。
而在國有劃撥土地方面,市政公共基礎設施用地的補償,以75000元/畝的標準,填土費按30000元/畝計算;其他用地性質的土地,通過聘請具有土地評估資質的房地產機構進行評估,按評估價進行補償。
據悉,此次被徵收房屋的功能爲非住宅,包括工業用房、倉庫等,將給予補償、獎勵、停產停業損失及補助。其中工業廠房、倉庫補償方面,根據不同的結構、使用年限進行補償,其中框架結構,每平方米補850元,水泥地面每平方米補100元。而在獎勵方面,對在徵收決定公告規定的簽約期限內簽約並按合同規定的時間騰空交出建築物的非住宅,按建築物補償總額(不含搬遷費、停產停業損失等主體以外的補償)10%的搬遷獎勵。
二、農村土地補償計算公式
1、土地補償費=被徵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徵地數÷徵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三、安置人數計算公式
徵地時,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箇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爲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