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创业 手机 疯狂 坏人 华人 发明 自己

[日k线图]低价“6·18”没有狂欢

  來源:北京商報

  在低價裏得到,也在低價中失去。這是業界對今年電商“6·18”搏擊的一種概括。

  “低價”成爲今年大促的關鍵詞之一。“僅退款”還不夠,電商平臺紛紛跟進“取消預售”,加入“自動改價”,低價之戰頗有愈演愈烈之勢。

  與此同時,作爲每年上半年最重要的大促節日,“6·18”的存在感正被一種疲憊感侵蝕。

  圖書保價、中小商家退出、大主播賣不動貨,都是寫照。肉眼可見,羅永浩、李佳琦、董宇輝、小楊哥等超頭部主播均呈收縮之勢。

  追求低價已經成爲行業共識,共識之下的貼身肉搏,讓“6·18”瀰漫着躺不平、卷不動、走不了的氣息。

  低價大戰行至2024-09-20 ,想要持續靠低價留住消費者,重重壓力下的各方都顯得力不從心。消費者越來越冷靜謹慎,他們不再相信眼前的最低,因爲未來可能更低。

  供應商則是被擠壓的羣體。價低者得流量成爲一種普遍的價值觀,流量導向低價,意味着對供應商的擠壓達到極致,意味着拼多多的玩法,現在阿里、京東、抖音都在積極復刻。

  平臺,打低價不遮遮掩掩。利用絕對的渠道優勢,把低價戰略進行到底。彷彿不計得失,不權衡利弊,人人爭當低價之王。

  2023年底,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和京東,由此定格了電商行業競爭的標誌性時刻。隨後,阿里、京東乃至抖音,發起了一場針對拼多多的低價戰爭。

  電商行業進入下半場,粗放的高增長紅利遠去。

  隨着競爭加劇,拼多多以絕對的低價優勢佔領用戶心智後,原本不被阿里、京東生態體系重視的商家,重新回到牌桌,成爲爭搶的對象。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電商所刺激的需求和互聯網的運作方式,撮合了商家與消費者,讓雙方兩情相悅。

  然而,如果其中一方的商家持續沒有利潤,進而各個環節受到擠壓,平臺如何做到低價與效率兼得?裹挾進入低價旋渦的各方,如果只打單一維度的淘汰賽,中國製造又如何升級?

  低價到底誰買單,不僅是一次年度大促要解決的執行問題,也是一箇行業生態能否持久的生存問題。

  如果過分追求低價,平臺與商家彼此一再試探底線,“劣幣驅逐良幣”恐怕不是危言聳聽。品牌豐富度、供給、服務、產品體驗統統退而求其次,或者無足輕重,我們與“又便宜又好”是否會漸行漸遠?

  低價“6·18”,圍城裏沒有狂歡。中國從不缺製造商,在一輪又一輪的淘汰和煥新中,總有大批量的商家上岸。便宜的貨會一直有,如何保障好貨一直在?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日k线图]低价“6·18”没有狂欢
  • [人民币汇率升值]十年前买的基金还在吗 十多年前买的基金
  • [600193创兴资源]匹克股票怎么搜不到 匹克原始股
  • [600676资金流向]股票600256
  • [满仓进城分集剧情]45000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