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孩子,厭學表現也有所差異。但最終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態度。下面帶大家詳細瞭解下小學生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小學生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思想上厭學
厭學的學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學習當成是求知的課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種煩惱、負擔和精神壓力。他本不願意學習,但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強去應付學習,即使人在教室,卻心不在焉。這種思想上有厭學心理障礙的學生,是不可能學到較多知識的。
2、行動上厭學
當老師講課時他沒興趣聽,不是在跟別人小聲講話就是在做小動作;當老師向他提問時,他什麼也回答不上來;老師佈置的作業,他要麼找出各種理由進行推諉和拖延,實在推諉不了的就敷衍一下。
小學生厭學如何引導
1、改善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和孩子儘量多的保持溝通交流,尤其是高年級的孩子,他們的思想變化,情緒變化是比較劇烈的。所以家長要重視和孩子的溝通交流,不要只看到學習,寫作業本身的活動。
2、提高孩子的抗挫折抗壓能力
提高自信,多鼓勵認可孩子,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即使遇到失敗,也能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對自己的狀態,行爲進行更好的調整,讓孩子對自己有更多自信心。
小學生厭學的消極影響
1、影響人際關係
孩子的自尊心很強。在同學圈子裏,如果學習成績不好,難免會遭受同學的排斥。另外,一些老師會把成績差的孩子安排在後面,這會逐漸與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形成較大的差距。如果家長和老師沒有及時干預,孩子很容易破罐,要麼進入不良圈子,要麼開始退縮,逐漸失去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2、傷害自信、自尊,影響孩子的終身發展
當學生被排擠時,他們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很難建立歸屬感和安全感。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會失去自信,甚至會造成孩子的報復心理、暴力等不良互動模式、極端行爲等。
小學生厭學的表現有哪些,孩子厭學已經成爲了現在學校和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在面對孩子厭學上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遇事多思考,多理解尊重孩子,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厭學。
最新评论